浮世绘与新版画的区别
浮世绘和新版画是远东艺术的一对并蒂莲花,二者系出同源又各具特色。它们都使用了雕版套色印刷技术,代表着日本版画技法的最高水准;同时两者在画面表达、色彩选择、构图思路方向上又截然不同,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美。浮世绘与新版画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两者在哪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何区分并选择它们?让我们从「视觉呈现」「技术变革」「审美内核」这三个角度聊聊浮世绘与新版画的异同之处。
视觉呈现:浮世绘中的古老异域魅力 vs 新版画里的现代唯美主义
“年龄差”是这两者之间最直接的区别。浮世绘诞生于17世纪中期,盛行于18-19世纪中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江户-明治时代。而新版画则诞生于19世纪晚期,流行于19-20世纪早期,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主要为大正至昭和年代。两者在时间线上恰好先后衔接,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新旧之分”。
从画面效果上来看,浮世绘与新版画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风格。浮世绘是传统东方审美下的产物,对于习惯了西方艺术模式的现代人而言有一种神秘含蓄的独特气质。浮世绘没有复杂的线条来塑造体积感和立体感,也没有多变的色彩明暗来表现光影。它有着平面化、装饰化、写意化的特点,注重表达人物理想化的美,从这个角度来说甚至有着几分现代艺术先驱的影子。
新版画则吸收了更多来自西方艺术的技法,美的更直白浅显,易于被现代人欣赏和接受。新版画在画面透视、景深结构、光影色彩表达上都完全借用了西方式的技巧,但表达的仍然是日本的景物与氛围,将东西方艺术的优点结合到了一起,含蓄浪漫又不失唯美的处理方式也是对过去浮世绘风格的一种升华和补充。
浮世绘<大桥安宅骤雨>; 歌川广重; 1856年
新版画<旅行第二集 寺泊夜雨>; 川濑巴水; 1921年
技术变革:继承与创新,传统“分业制”遇上新兴材料技法
浮世绘与新版画的新旧区别并非只能从画作信息的创作年代中看到,从作品的画面效果也能明显看出不同的年代感。制作版画使用的纸张和颜料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并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质感。
比如浮世绘盛行的江户时期颜料多数取自天然植物或矿物,色彩较为单一,饱和度也较低。因此保存到今天的浮世绘有着古旧又典雅含蓄的韵味,有被时光洗礼过的感觉。另一方面新版画诞生在西方新兴化工制品进入日本的时代,因此能选用在当时更为先进的化学染料。新兴颜料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有着更优秀的饱和度和明度,画面因此更炫目亮眼,而且新版画问世较晚,作品氧化褪色程度更轻,因此整体显得更“新”也更活泼。
从技法和文化角度分析,浮世绘与新版画之间是继承·变革·发展的关系。浮世绘的精髓在于画、雕、印的分工合作。画师专注作画,雕工负责刻画线条,摺师调配色彩并完成最后的印刷,三者之间必须配合默契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这种传统“分业制”在新版画中被完整的继承保留了下来。新版画运动的创始人渡边庄三郎始终认为“分业制”是版画的灵魂,好的团队能够各司其职,让画面效果臻至完美。因此新版画不仅全盘继承了该体系,制作难度还远远高于传统浮世绘,画面细节更加丰富,把日本版画的完成度推上了第二个巅峰。新版画是对浮世绘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在技法上同根同源,在画面表现上却各有千秋,展现出了东方雕版印刷的无限可能。
浮世绘<绘历 夕立>; 铃木春信; 1765年
新版画<现代美人集第二集 吹雪>; 伊东深水; 1932年
审美内核:给东方人看的艺术 给世界看的艺术
浮世绘与新版画之间有时代差异,也有技法变革,然而两者之间最深层的区别来自于“受众”群体变化导致的审美内核变化。从定位上来说,浮世绘是“给东方人的艺术”,新版画则是“给世界的艺术”。
浮世绘诞生于江户时期,当时日本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来自西方的一切信息拒之门外,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浮世绘的创作者、欣赏者、购买者都处于这个封闭空间之内,从未设想过从“外界来客”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切, 也不在乎是否能被外人理解。浮世绘生于东方长于东方,代表着纯粹东方式的视角与审美。对于19世纪的欧美来客而言,浮世绘像是来自新大陆的珍禽异兽一样充满异域风情,神秘深奥难以理解,又有着不容拒绝的奇特魅力。
新版画诞生于明治维新之后,它更像是日本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在日本的封闭社会被打破之后,日本人意识到了西方有着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审美及表现方式。画家与版元们渴望将日本之美传播到西方世界之中,因此有意识地修改了画作的创作方式。渡边庄三郎及新版画画家们在创作之初就以欧美市场为受众,他们揣摩着西方世界可能会欣赏怎样的景物和表现,尽可能用西方世界更熟悉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展示日本。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版画描绘的并不是纯粹的东方美学,而是一个面向西方的“远东之梦”。
对受众定位的不同让浮世绘和新版画走向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了不同的魅力。浮世绘更加纯粹,新版画则更容易被现代审美所接受。
浮世绘<三世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 东洲斋写乐; 1794年
新版画<濑户内海集 帆船 朝>; 吉田博; 1926年
结语
浮世绘是东方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像一位众望所归的武林泰斗;新版画稚嫩而富有创意,如同初出江湖的青年英才。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新版画无疑更接近于现代审美,有着更普适性的美。然而这并不是说浮世绘比新版画”低配版”,新版画也不是浮世绘的“升级版”,它们走的是两条相似又不同的路线,并无可比之处。
浮世绘历经三百年时光沉淀,早已洗练出了不亚于西方绘画的独特美学。看似简单的线条中隐藏着无数画师的毕生心血,也是梵高、马蒂斯等西方近代著名画家的灵感来源。新版画更是东西方艺术结合的成功典范之一,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它温柔婉约的美感,也能看出制版与印刷的难度与功力。
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