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川国贞
歌川国贞 Utagawa Kunisada(1786-1865)
歌川派双雄之一|似颜绘继承人|役者美人双绝大师
歌川国贞的的生平
天纵英才 歌川派的新星
歌川国贞本名角田庄五郎,出身于江户城中一户富商家庭。受喜好诗画的父亲影响,国贞幼年时就对歌舞伎和浮世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临摹歌舞伎役者的画像,在绘画方面颇有天赋。15岁拜入歌川丰国门下学画,丰国一眼看出了国贞的才能,对他寄予厚望。短短五六年后,20岁出头的国贞便能独当一面,开始正式作为画师活跃在出版界中。与三四十岁才被世人认可的国芳、广重等人相比,国贞可谓少年得志,一帆风顺。
青出于蓝 国贞的创作黄金期
青年时期国贞画号“五渡亭”,取自家里产业的地名。此时的国贞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期,一方面经过恩师丰国数年的指点传授,他的画技已有小成,挥洒自如;另一方面他刚刚崭露头角,还不到被各家版元争相邀约顾此失彼的境地,每幅画都有时间酝酿沉吟,精益求精。因此后世在列举国贞的代表作时常常会以五渡亭时期的画作为例。
从20出头到40岁期间,国贞的事业一直处于上升期。与知名作家联手出版了大量畅销书籍,还创作了不少浮世绘佳作,其中文化11年出版的《大当狂言之内》是役者绘中的精品,博得了一致好评。此时国贞被人誉为“出蓝”,盛赞他在役者绘、美人绘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有了超过恩师丰国的高超技艺。
备受争议 与国芳的龙争虎斗
文政天保年间,步入中年的国贞已经在浮世绘界拥有了极高的地位,与同门师弟歌川国芳平分秋色,共同撑起了歌川派的盛名。也因为如此,国贞与国芳两人长期处于竞争关系,彼此之间龙争虎斗,力图压服对方,成为歌川派的领头人。
国贞此时要面对的除了国芳这一劲敌之外,还有幕府的官差禁令。1842年颁布的出版禁令中规定,不允许制作或贩售以游女、歌舞伎役者等为题材的浮世绘作品,这对以役者绘闻名的国贞来说是沉痛的打击。
尽管这条禁令并不能迫使国贞停止创作,但无疑对他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许是为了应对逆境,1844年国贞宣布继承恩师的名号,改名为“二代丰国”。这也意味着国贞成为了歌川派这一代的掌门人。当时的画坛对此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国贞实至名归,堪当大任,也有人认为国贞此举有沽名钓誉,迫害同门之嫌。
这也是经常令人产生误会的原因。初代歌川丰国去世时指定养子歌川丰重继任二代丰国,然而丰重早逝,未能继续传承名号。国贞袭名时自称二代,实际上却是第三代。现在我们通常称他为歌川国贞、三代丰国,或是龟户丰国。
一笑泯恩仇 歌川三杰的合作
1846年,在歌川广重的斡旋下,国贞与国芳这两位“劲敌”在六十岁高龄时终于握手言和,合作出版了《小仓拟百人一首》系列画作。三位都是足以代表幕末浮世绘界的巨擘,这套合作的含金量和历史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晚年国贞将名号传给弟子,自号琴雷舍或喜翁,隐居在柳岛继续创作。一生创作的浮世绘作品多达一万副以上,无论是作画时期之长还是画坛地位之高,国贞都是浮世绘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歌川国贞的作品
观察入微 以“似颜”闻名
国贞一生喜好诗画,像文士多过画师,与国芳的火爆干脆截然不同。他的画作风格也如性格一般,细腻柔婉、沉静优雅,不走猎奇抢眼之风,而是以细节精妙、神态曼妙著称。国贞观察力极其出色,对面相五官更是异常敏锐。在看完歌舞伎演出之后能把演员的长相风格逐一细细描述出来并加以归类。正是凭借这种观察和还原能力,国贞才能以“似颜”,也就是人物写生闻名。
役者绘头把交椅
继承恩师丰国的衣钵,国贞主要的精力也放在了役者绘上,他的作品中歌舞伎演员约占70%,几乎记录了19世纪初期所有知名的演员和剧目。国贞在“写实”和“美”之间达成了平衡,即惟妙惟肖地画出了每位役者不同的五官容貌,又对其风仪神态做了一番美化,使役者看上去格外俊美。
国贞笔下的人物脸型较长,鼻梁高挺,面部具有流畅感,给人清爽潇洒之感;头型则较为圆短,从下巴向后脑勺骤然收紧,头小肩宽,也反衬出身形高挑修长之美。国贞个人特色鲜明的这种画风被称为“面长猪首”,极具辨识度。
“真”即“美” 捕捉美人细节
国贞柔美的笔法在表现女性时可谓绝配,创作过上百套美人画系列作品。国贞细腻的观察力在此时也发挥到了极致,他细细观察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观察她们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神态表情,并忠实地将这一切还原到画面之中。国贞截取了许多平民女子的生活场景加以艺术加工,将女性真实的“美”与“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国贞笔下的女性同样有着偏长的脸型,高挺的鼻梁,双目细长有神,极富女性魅力。不仅如此,他还能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加无形的魅力。譬如在《当世三十二相·畅销》中,一名作艺伎打扮的美丽女性一边读信,一边把读完的一张咬在口中。雪白的信纸夹在红唇之间,让人不禁想象美人如兰如麝般的气息。看似平平无奇的读信场景,却显得画中女子格外妩媚妖娆,不愧是当红艺伎,形象性格跃然纸上。
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