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合芳几
落合芳几 Ochiai Yoshiiku(1833-1904))
幕末浮世绘三杰|国芳的大弟子|日本初代新闻人
<真写月花之姿绘>; 1867年
落合芳几的生平
一心向画 国芳门下的双壁之一
落合芳几(Ochiai Yoshiiku,1833-1904)是幕末至明治初期的重要浮世绘画家之一,他与同门师弟月冈芳年和“光线绘”创始人小林清亲并称“幕末浮世绘三杰”。
芳几原名落合几次郎,出生在神奈川县藤泽市,五岁时随父亲迁往江户,一家在吉原经营茶屋为生。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画本,渴望有一天能正式学习绘画。然而芳几的父亲并不支持这一理想,先后把他送到当铺和商铺学做生意,芳几并没有屈服于家长的期望,而是坚定的选择了绘画之路。嘉永2年(1849),他终于经童年好友歌川芳兼介绍,拜入著名浮世绘师歌川国芳门下,成为国芳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日后赫赫有名的月冈芳年、河锅晓斋皆是其师弟。
<太平记英勇传 武天胜赖>; 1867年
出师独立 在废墟中寻找题材
芳几在国芳门下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两三年就以出众的笔法被国芳认可,正式独立出师。年轻又寂寂无名的浮世绘画师在江户多如过江之鲫,芳几也不例外,他一边借着父亲在吉原积攒下的人脉创作美人绘维持生活,一边等待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一晃时间到了1855年,芳几迎来了绘画生涯的转机。这一年的10月,一场大地震席卷江户,摧毁了半座城市,芳几不顾危险,从东倒西歪的自家废墟中捡起纸笔直奔吉原,在废墟中忘我的记录着地震中的城市景象。几天之后,一套表现安政大地震惨状的三连张大判浮世绘便完成了制作印刷,一经发行便大受欢迎,销量达数千张,使得他成为江户年轻一代画师中的翘楚,风头一时盖过了师弟月冈芳年,成了国芳门下众多弟子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今样拟源氏 四十 文觉上人>; 1864年
潇洒转身 开创“锦绘新闻”时代
随着名气日益提高,芳几接到的约稿越来越多,创作了大量精彩的传统浮世绘作品,积攒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急剧西洋化,浮世绘市场不断萎缩,芳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变化,决定在巅峰时期抽身后退,离开画坛,转向全新的创作领域。
与其它画家不同,芳几的交友圈中更多的是幕末文人、小说家、戏作家。芳几常与友人合作,为小说、读本等绘制插图。在友人条野传平、西田传助的动员下,芳几决定与他们一同创办日本第一份插图报纸《东京日日新闻》。两位友人负责书写报道文章,芳几负责按照新闻内容作画,用浮世绘来丰富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吸引到了大量读者。这一创新为浮世绘家族增加了“新闻锦绘”这一全新类别,成为了日本新闻插画的开端。他的新作品聚焦社会案件与政治事件,突破了传统浮世绘的程式化表现,通过细腻又充满张力的笔触记录社会事件,成为明治初期民众了解时事的窗口。
这份报纸后来成为了今天日本发行量排行前三的《每日新闻》,落合芳几为日本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他的新闻锦绘为明治时期的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也让浮世绘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东京日日新闻 第1015号>; 1875年
落合芳几的作品
浮世绘时期
在专注新闻锦绘之前,落合芳几是浮世绘领域的多面手,他创作了包括武者绘、役者绘、戏画、妖怪绘、无惨绘等形式多样的大量优秀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深受歌川派影响,继承了恩师国芳豪迈刚猛的画面张力,又有着自己独到的细腻笔触和丰富的细节处理,形成了一种既严谨又富有故事性的画面语言。恩师国芳曾评价芳几"笔致精妙绝伦,然气韵稍逊,若得半分芳年之锐气,当世无出其右",这番话一语中的,既肯定了芳几的技艺造诣,也点明乐他的风格和不足之处。
他的妖怪画中比较著名的是致敬前辈葛饰北斋的《百物语系列》。构图和画面与北斋的前作大致相同,但每一张都有一些改动和自己的想法。比如《笑般若》这幅作品中,北斋的原版虽然阴森可怖,但画面显得有些空;芳几把视角进一步拉近,放大了鬼婆的存在感,画面的冲击力变得更加强烈。《小幡小平次》这幅作品中则在画面的右下角增加了娇艳的女主角,与右上角恐怖的幽灵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觉得鬼气森然、不寒而栗。
<百物语 笑般若>; 1890年
<百物语 小幡小平次>; 1890年
与师弟月冈芳年合作的《英名二十八句》更是精品中的精品,被视作“无惨绘”的代表作。这套作品大部分取材自当时江户的热门戏剧舞台,将歌舞伎中的惨案具象成一张张残忍又别具美感的画面。在表现血腥与凶残时,芳几突破了过去浮世绘中的模板化表现,转而以喷溅式的血滴和对肌肉解剖结构的精准刻画营造出了令人窒息的暴力美学。
<英名二十八众句 鸟井又助>; 1867年
<英名二十八众句 春藤治郎左三冈>; 1867年
他还与恩师国芳合作了《山海爱度图会》和《东都流行三十六会席》这两个系列。国芳负责画面主体人物的创作,而背景中的山水和景物就交给了画工精细稳重的弟子芳几。两人的配合可谓珠联璧合,芳几并没有被恩师国芳的精彩创作所压倒,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共同塑造了这两套经典作品的魅力。
新闻锦绘时期
落合芳几在明治时期的转型使其成为日本新闻插画的开创者。他的新闻锦绘在晚期浮世绘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高光时期,也标志着浮世绘从传统美术向大众传媒的一次重要跨越。充满故事性和大量精彩细节的插图吸引了大批不识字的社会民众,把社会时事用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这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也证明了浮世绘在新的时代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芳几非常擅长表现社会案件和灾难现场。恩师国芳曾惋惜他“精细有余、灵性不足”,但这一点在新闻锦绘上却成了他的优势,他能根据记者的报道忠实还原案发现场,构图层次分明,人物动态和神态特征充满真实感,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为了更好地还原新闻中人物和案件的真实情况,芳几在似颜绘方面下足了功夫,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好的似颜绘画师”。他并非像相机那样一比一写实记录,而是准确把握住人物的神态和表情,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串联起整个画面的场景和故事性。“笔法细腻但不流于呆板”“写神写意即为写实”,芳几在浮世绘继承与创新的方面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京日日新闻 第431号>; 1872-75年
落合芳几的一生横跨幕末与明治两个时代,从传统浮世绘到新闻锦绘,他始终紧跟时代潮流,寻找绘画艺术在社会中的新定位。尽管芳几的浮世绘风评不如灵动大胆的师弟月冈芳年,甚至曾被评价为“缺乏鲜明个人特色”,但他在新闻插画方面的贡献却使他成为日本美术史新闻史上不可忽视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既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艺,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至今仍是研究晚期浮世绘和日本新闻美术的重要资料。
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