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绘
什么是横滨绘?
浮世绘常见的主题不外乎武者、美人、风景、役者等非常传统的日式母题,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横滨绘」这样专门描绘西洋景象的浮世绘。横滨是日本对英美等列强开放的第一个港口,外国商人大量涌入横滨港从事贸易,很快便成为了日本最大也最繁荣的港口。横滨街道两旁建起了西洋式的多层建筑,外国商人身穿西式服装生活的样子吸引了无数日本人的注意力。
横滨绘应运而生,它满足了江户人对西洋的好奇心,成为了了解和记录西洋文化最早的途径之一。横滨绘根据画作内容大致分为3个类型
A型脱胎自风景绘,描绘了西式建筑林立的新横滨风景,与周遭的农田渔村泾渭分明。
B型进一步深入横滨街头,以活跃在港口的外国商人、西洋妇女、中国侍从等外来商贾为主题,揭开了西洋人神秘的面纱。
C型则更加大胆,画出了英法美荷等列强诸国首都和城市的景象,有些参考了书籍插图,有的则是全凭想象。
横滨绘从A型到C型的发展演变过程象征着日本对海外好奇心的不断加深。
什么是“横滨味儿”?
横滨绘描绘的并不只是横滨这座新兴港口城市,而是横滨港中勃然兴起的西洋式生活和文明。画家利用各种“新事物”为要素,不断强调着横滨的异国气息。
街道、建筑、交通工具等更能体现出工业革命后的西洋要素,大部分横滨绘都记录了这些新奇的事物。比如石头和红砖建成的高大西式房屋、点缀在街道某处的教堂,都与日本木制建筑截然不同。画面远处雄伟的钢铁桥梁、正在吞咽吐雾的蒸汽火车、港口停泊的黑色轮船,步行的日本居民中穿插着乘坐马车和人力车的西洋商人…这些“新日本景象”也是横滨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横滨绘见证了日本在幕末明治期间逐渐迈向西洋化的全过程。
再看人物的穿着,也鲜明的展示出了文化的差异。横滨绘中的女性一律头戴女帽或遮阳帽,宽大的飘带系在下颌处,或是垂落在脸颊两侧;上衣袖子紧窄,下身裙子蓬松,且上装和下裙常用鲜艳的撞色来表现。男性则戴礼帽,蓄络腮胡,身穿黑色西装搭配白色马裤。这与盘发、直线设计且一体式的和服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遭环境中还有许多琐碎但有趣的异国元素。比如今天司空见惯的圆桌、书桌、高脚桌椅…这些“高足家具”与习惯席地而坐的日本恰好背道而驰。餐桌与厨房中常常用到玻璃酒瓶、高脚玻璃杯、水晶灯、平底锅等“西洋餐具”,墙上也大量加入玻璃窗、镜子等当时日本尚不能生产的玻璃器物。西洋女性按当时欧洲的流行风格,出门时撑着有花边的阳伞,手中常捧鲜花,有的人手中还有望远镜!这些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十分常见,但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都是构成“横滨绘”神秘新奇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横滨绘的兴衰
19世纪晚期,欧美列强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因此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横滨绘”忠实地记录了日本人对西洋文化从惊恐到好奇,从好奇到发展的过程。许多著名的浮世绘画家均参与到了横滨绘的创作热潮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歌川国芳、歌川广重、葛饰北斋3个流派的众多门人弟子。横滨绘最早出现于1855年前后,在1860-1862年前后井喷式发展,1972年前后再度流行,短短二十余年间就诞生了近千幅作品, 这庞大的数量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横滨绘所描绘的西洋文化的热情与好奇。
1853-1859年是横滨绘的“萌芽期”。1853年美国舰队率先进入日本,漆黑的巨舰给江户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时横滨尚未成为对外港口,外国商人主要来往于日本南部的长崎、萨摩两地,他们乘坐的远洋航船成为了风景画名家笔下的南洋风情。葛饰北斋、初代歌川广重等人描绘日本各地风光的浮世绘作品中,往往能在港口看到大型帆船的身影。此时的横滨绘仅止步于“远眺”,更接近于“名所绘”,与日后流行的“横滨绘”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我们熟悉的横滨绘大部分创作于1860年-1862年,这是横滨绘的迅猛发展期。日本此时与欧美列强陆续签订通商条约,开放沿岸各大港口,大量外国商人涌入日本,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横滨在此时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成了日本最大的贸易港口,在不到两年里就被建设成了富有西洋特色的对外都市。这里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身穿长裙的欧洲仕女,从未见过的尖顶建筑和各种新鲜商品。呼应民众们强烈的好奇心,以五云亭贞秀、歌川芳员、歌川芳虎、二代广重为代表的幕末浮世绘画家们从各个角度记录着横滨的日常景象。从横滨港的俯瞰全景、街景风貌起,到外国人的容貌衣着、日常生活、乃至于西洋诸国的城市场景,都是此时横滨绘的主要题材。
横滨绘最后的高峰集中于1872年前后。随着西洋文化逐渐为日本所熟悉,横滨绘的创作在1870年代前曾一度失去了动力。此时的日本正致力于发展自身的工业与建设,在1869年开始建设第一条本国铁路。这条铁路全长29km,连接着首都东京和最大的对外港口横滨,其中10km横跨海湾,是当时工业技术的巅峰。铁路是蒸汽工业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物,它的出现再一次引发了横滨绘创作的热潮。三代广重、歌川芳虎、河锅晓斋、月冈芳年等幕末浮世绘画家纷纷将火车作为画面的中心,记录了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城市街道的种种变化。
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