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深水

 
伊东深水 Ito Shinsui(1898-1972) 
美人画大师|新版画运动领军人物|年少成名
 
 

伊东深水的生平

  • 失学儿童  一颗险些埋没的明珠

伊东深水原名伊东一,出生于1898年的东京,是一户普通人家的长子。父亲伊东半三郎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而破产,生活的重担也因此早早地就压在了年幼的深水身上。1907年,年仅9岁的深水辍学回家,被父亲送到一家印刷行做学徒工。此时的深水连小学三年级都没读完,似乎已注定一生只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度过忙碌又疲惫的人生,前途看不到一丝光亮。

万幸,日本画画家中山秋湖看中了深水的艺术天赋,不仅教导他学习绘画,还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师兄镝木清方,希望清方能看出深水这块璞玉的价值。1911年,13岁的深水正式拜入镝木清方门下学画,3年后画作就能被选入顶尖画展,以飞一样的速度蜕变成了一名青年画家。

 

<新美人十二姿之内 雪夜>; 1923年

 
  • 歌川派传人 扛起新版画运动大旗

1916年,18岁的深水已在大型画展中两次获奖,还受到东京日日新闻的邀请,负责为报纸创作插图,也应出版社之邀为杂志书籍等创作“口绘”插图。渡边庄三郎此时正尝试推动“新版画运动”,致力于在现代重新唤醒浮世绘之美,他向深水伸出了橄榄枝。

从1916年到1960年,深水与渡边庄三郎合作出版了100多幅版画,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艺术成就。这些画作多为满含日式风情的传统美人,深水也凭借这些作品被誉为美人画大师,被视为近代美人画的艺术巅峰。

伊东深水深受恩师镝木清方的影响,镝木清方又出自水野年方门下,这一支可以上溯至江户晚期最为著名的浮世绘流派歌川派,传承自歌川国芳门下。深水一方面继承了歌川派浮世绘的技法与审美遗产,一方面得到了渡边庄三郎的大力支持,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了众同门的领军人物。他将传统浮世绘的风情融合到新版画之中,其独特的画风和魅力是新版画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章。

 

<现代美人集第一辑 浴后>; 1930年

 
  • 隐居镰仓 致力于培养下一代

战后伊东深水离开东京,隐居在镰仓继续创作。此时他已年逾五十,开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陪伴家人和培养后进青年画家身上。1932年,深水创建了“青青会”,旨在传授人物画的绘画技巧,培育新生代画家,1950年又再次与几位著名画家一同组建“日月社”,共同为艺术教育贡献自己毕生所学。

晚年的深水是日本艺术界最为知名、也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他被推举为日本艺术院会员,还因艺术成就得到勋章表彰,被视为版画技术的“人间国宝”。在他去世后,日本邮局两次将他的作品印制成纪念邮票,作品有100幅以上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更重要的是他教导培养的新生代画家们支撑起了现代日本艺术的地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深水继承了歌川派的艺术源流,又将这一脉溪流扩散成了无数繁星。

 

<新美人十二姿>; 1922年

 

 

伊东深水的作品

  • 深水的风景画

伊东深水历来以美人画闻名于世,因此他的风景画作品较少为人们所关注。他的早期风景画常常让人联想到梵高早期的素描作品,对景物的刻画尚不成熟。此时深水的风景画显得有些拘谨,但正是这份拘谨和质朴让他的画作中流露出一种忧郁哀愁的气氛,为画面增加了一种东洋特有的魅力。这份稚嫩和愁绪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和季节的敏锐度。最为著名的当属《近江八景之内》系列,据说对川濑巴水的作品有着启发意义。

后期的风景画褪去了青涩之感,运笔流畅自如,画面详略得当,透露着成功画家的自信与才华。然而这些作品过于唯美,对实景过度的美化反而破坏了风景原本的清新之感。用色明艳,饱和度较高,也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失去了朦胧暧昧的柔和之美。

 

<近江八景之内 三井寺>; 1917年

<暴雨前夕>; 1920年

 
  • 深水的美人画

深水13岁拜入清方门下时起,就将创作重心放在了恩师擅长的美人画上。他笔下的“深水式”美人有一头如云秀发,油润蓬松,发丝里都有着东方式的温柔;肌肤白皙,从皮肤中透着浅红,给人一种气血充盈之感;体型高矮适中,有着自然健康的肉感。在描绘五官时,深水格外重视女性视线的方向。或敛眉低目,羞涩的向下垂落目光;或巧笑倩兮,偏过半边脸来看向侧方;或是看向画中女伴,眸光流转间风情潋滟。深水绝不让画中女子的双眼直视画外,由此凸显女性柔婉娴雅的性格和气质,也让他的美人画有了一种古画仕女图般古典诗意之美。比如《新美人十二姿》《现代美人集》等系列都是他的美人画代表作。

 

<新美人十二姿之内 雪夜>; 1923年

<现代美人集第二集 吹雪>; 1932年

 

深水式美人很少有大幅度的动作,也从不刻意摆造型凸显体态美,他笔下的美人就像是截取女性日常生活场景之中不经意的一帧,从自然而然的小动作中去发掘女性真正的美。比如他的第一幅版画《镜前》,画中红衣女子仅仅坐在镜前打量发髻,就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他非常善于利用身姿、体态、衣服和饰品的细节差异来表现主角的性格与气质,深水式美人不仅容颜如花,还兼具气质如兰的高雅之感。

 

<镜前>; 1916年

 
  • 融会贯通 衔接过去与未来的画家

从画作中不难看出,深水受过良好的传统日本画、版画教育,是真正吸收了歌川派浮世绘画坐标精髓的画家。长期的日本画学习为深水打下了扎实的作画基础,善于把握时代潮流的他又不拘泥于浮世绘的框架,在版画中创造性的融合了部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立体化与现代化相统一的独特风格,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他的新版画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藏家与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不少作品制作完成后立刻便销售一空。

他在用色方面继承了浮世绘鼎盛时期的优雅底蕴,很少使用廉价刺眼的化学颜料,而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叠加植物染料,与摺师、雕师共同打磨作品的完美程度。

 

<黑衿>; 1928年

 

 

Sharon

 
Previous
Previous

浮世绘与刺青

Next
Next

浮世绘美人图鉴